撰稿:李麗梅 攝影:孫海林 校對:楊舒雅 劉沛垚
2021年11月26日下午14:30,第十二屆東喜瑪拉雅論壇在三教507會議室舉行,會議主題為圍繞洱海入湖溪流治理與生態修復開展。會議由云南大學教授、“洱海溪流生態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楊海軍主持,分為以下四個報告。
楊海軍教授主持會議
首先,由深圳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獲獎得者夏兵帶來題為《城市水土保持與生態設計的實踐與思考》的報告。夏兵老師首先介紹了水土保持治理的常用手段和措施以及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規劃;接著以深圳南山水庫生態修復和蘭州生態修復產業發展示范區為例,啟發式的提出通過各專業的有效融合,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水土保持建設,與此同時也對蒼山十八溪的治理提供了可行性建議。最后,夏兵老師對同學們提出兩點期望與建議:第一是學習能力的培養;第二是提升核心鑒別能力。
夏兵老師作報告
其次,由深圳廣匯源環境水務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利部大禹獲獎得者黃明華帶來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入海河道生態修復實踐與反思》的報告。黃老師從小流域治理對大灣區整體治理的重要性談起,引出蒼山十八溪的治理對洱海保護的重要性。黃老師還談到無論哪一行,都有哪一行的作用和局限,因此也建議同學們要能夠多方面探索,以此拓寬視野。最后,黃老師對洱海入??诘男迯吞岢隽艘恍嵸|性的建議。
黃明華老師作報告
會議的中間段,我校的段副校長向云南大學的楊海軍教授頒發了“洱海溪流生態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的聘書,同時也十分感謝楊教授對大理洱海溪流生態與治理提供的幫助與建議。
聘書頒發現場
再次,由廣東省城市水環境與水務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水利部大禹獲獎得者欒建國帶來題為《我的魚道經歷與認識》的報告。欒老師首先從魚道背景入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的四十的從業經歷以及由此對當下的溪流整治的啟示。此外,欒老師系統地介紹了洋塘魚道的工程概況、工程布置圖、過魚效果。最后,欒老師對行業提出期望:不能將工程措施的潛在影響低估,或夸大補救措施的有效性,同時提出新技術在物種保護中的應用。
欒建國作報告
會議最后,由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全國青年河湖衛士陳豪帶來題為《“民間河長”與生態河湖治理的探索與實踐》。陳老師首先介紹了“民間河長”制度的建設及“民間河長”的由來。接著結合自己從事河道治理的經驗,以政府的要求和老百姓的需求為出發點,以全民型“民間河長”的新模式術講述了全民護河、專業護河及科技護河的具體內容。同時,陳老師結合大學生社團的特點提出: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視野,以大理大學學生為主體,組建成立“國際型民間河湖衛士”志愿者協會的可行性,為高質量高水平保護洱海溪流,提供民間強大的力量和支撐。
陳豪作報告
師生合影
“源來東喜”合影